降伏妄心的方法,就是要不著一切眾生相。
- 凡世間所有的相,都是虛無不實的。若是識破了諸相都是虛空的道理,就可以見如來的法相了。
- 須菩提!微塵雖多,但皆無自性,悉假因緣而有。凡是因緣的,必然是空的,所以因其原無實性,所以說是非微塵,只不過假藉個名,稱為微塵而已。同樣的道理,我說世界雖大,然一切劫盡則壞,也是虛空不實的,只不過假藉個名,稱為世界而已。
- 不可以,世尊!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。為什麼呢?因為您所說的三十二相,是屬於因緣假合,亦即隨著眾生的妄心所現的假相,根本沒有它的實在自相可得,也是假藉個名稱為三十二相而已。
- 須菩提!譬如有人,其身如須彌山王,你認為他的身形是否很大?」
- 須菩提回答說:「非常大。世尊!但是此人身形雖大,不能稱為大身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的身形再大,也是有生有滅,終受輪迴;而師父您前面說的非相法身,乃是清淨本心,是真法身,此心包廓太虛,周藏法界,無相無住,豈是須彌山所能比量的嗎?這只不過假藉一個名,稱之為大身而已。」
- 原來清淨心,本無所住的。
- 執著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還是執著自性的眾生,尚未滅度無餘,自然不是菩薩。
- 所謂不著相布施,就是要六根清淨,離開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等塵相而布施,也就是施者忘施,受者忘受,並且要忘記所施之物。
- 若有善男子或善女子,為他人說及此經,甚至只是受持四句偈、四句等,而這個法施所得的福德又勝過前面用七寶布施所得的福德來得多了。
- 佛說:「須菩提!如果有人以充滿了大千世界的金銀七寶來行布施,你認為這個人所得的福德難道不多嗎?」須菩提回答說:「世尊!當然是很多。為什麼呢?因為這種福德,是有相的布施,畢竟還是無福德性。然以人世報施的福德而言,所以您說這個人所得的福德多。」
- 菩薩若能不著相布施,所得的福德也就像虛空這樣的不可限量。
- 菩薩應該照我善護念、善咐囑之教,如是降伏妄心,而又不著相布施,常堅守著菩提心。
- 須菩提!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,以相等恒河沙的生命來布施眾生,以犧牲生命來布施以求福德。再說假如有另一種人,演說此經,甚而至少只說四句偈、四句等,他持經布施所得的福,還是比前面說的捨身布施的福更多了。
- 般若實相,就是諸法空相,不是一般所說實物,但為引導眾生離開執著而找回本心,不得不假藉一個名,稱之為實相而已。
- 須菩提!我所說的般若波羅蜜,皆是無上的菩提,是真而不妄、實而不虛、如常不變,不是欺人的,也沒有兩種說法。須菩提!我所說的般若之法,是真如無相,無實性;是自性自足、無虛的。須菩提!
- 因為你所說的莊嚴,不是形相莊嚴,不過假藉莊嚴之名而已。
- 菩薩之修行,首當空其心,離一切相,方能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。此心中不執著於色,不執著於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應生無所住心,此心才能圓通無礙。
- 菩提心本來人人都具足,只因眾生為塵染所蒙蔽,如一切煩惱、妄想、取捨、貪瞋、嫉妒、人我四相等,佛等應一一為之滅度,所謂無欲,就能住心,亦能降伏妄心。
- 就好比我的前生,被歌利王支解身體的時候,確實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否則當時我在被支解時,如果著有四相,必定心生忿恨,必成苦果。
- 諸菩薩、摩訶薩應該像這樣一心不亂,生清淨心,不可執著在色聲香味觸法之上生意念。否則便受六塵所蒙蔽、所束縛,妄念旋起,怎麼能清淨呢?
- 若於六塵中,一有執著,便不能解脫其住心,即非菩薩的住處。所以我說,菩薩心本來是虛而明,若住於六塵就不能覺悟,我所謂的不應住色布施,原因就在於此。
- 當知後世如果有人,聽到般若之妙法而不驚駭、不恐怖、不畏懼,這種人實在是很少有的。為什麼呢?須菩提!這就是我所謂的第一波羅蜜,此人的智慧已到彼岸了。
- 我所謂滅度者,不過指點出真性情,使之自悟,我外不見所愛之眾生,內不見能度之我。
- 性本空寂,發此心的人,不過是自修自悟而成,而在真性中,實在沒有發菩提心之法。
- 若存有滅度眾生之心,則尚存有人我四相,則又要從何發菩提心,又如何能稱為菩薩呢?
- 人頓悟真空,必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就因為他已經了悟我相即是非相,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也是非相,所以能夠離一切相,其心滅寂,就可以稱之為佛。
- 能修明心見性的一切善法,就可以得無上菩提。須菩提!
- 因為在真性中,原本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等四相,
- 如有此四相,則是受浮塵妄念所蒙蔽。
- 必須要不著相,不動心。為什麼呢?
- 因為世間,凡是有所為而成的法,都是生滅無常,如夢、如幻、如泡、如影、如露亦如電,凡屬有所為,終究是虛幻的,應該都視為有如此六種一般。
- 我所謂的善法,乃本性中自然的覺性,
- 原本就無善惡,只因為了開悟眾生,
- 假藉一個名,稱之為善法而已。
- 眾生之所以為眾生,只是尚未了悟,如果能了悟,即可立地成佛,
- 現在不過先假借一個眾生之名稱之而已。
譯文出處: https://www.6laws.net/99life/lawbook/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白話解說.htm#a1